9月28日上午,為深入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十堰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十堰市破產審判暨健全企業重整期間信用修復機制”主題新聞發布會(十堰市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邀請市發改委、市場監管局、稅務局、人行等四家信用機制成員單位參加。會上通報了2018年以來全市法院破產審判工作情況,公布破產審判白皮書及十大破產典型案例。
近年來,十堰兩級法院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省法院工作部署,扎實推進破產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是合理配置資源,落實破產案件集中管轄。在全省率先實行破產案件集中管轄,優化破產審判資源。自實施集中管轄以來,十堰中院破產審判團隊共受理破產案件48件,破產衍生訴訟118件;破產案件辦理周期由2020年的298.25天縮短為現在的123.75天。在全省率先出臺多個轄區破產審判配套文件,促使轄區破產案件審判專業化、規范化,有力推動十堰法院破產審判工作位列全省第一方陣。推動實施執轉破專項活動,打通執行難“最后一公里”。十堰中院于2021年3月29日,在茅箭區法院開展“執轉破”工作專項活動先行試點。2022年初,該方案在全市法院推廣實施。截至2022年8月,十堰中院共受理執轉破案件46件,全部結案后將促使1000余件執行案件終結執行程序。
二是加強對外協調,構建內外聯動的破產審判大局。建立常態化的府院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司法權與行政權的和諧統一,推進企業破產工作。設立破產費用專項資金,保障“無產可破”案件順利推進。積極聯動市總工會出臺制度,做好困難職工的幫扶和轉訓工作,維護破產企業職工合法權益。
三是創新預重整機制,運用重整程序挽救企業。重視運用重整程序提升債權清償率。截至目前,十堰中院先后審結7件重整案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探索構建庭外重組與庭內重整銜接制度。十堰中院發布《企業破產案件預重整指引》,通過預重整拯救了五堰商場,老字號企業起死回生;僅用32天審結上市公司華昌達案,被省法院寫入人大報告。探索庭外重組新方式,提高重整成功率。十堰中院積極探索破產案件訴源治理新模式,指導紫氣凌辰公司庭外重組,使企業造血功能恢復,房地產項目得以復工復建,完成保交樓任務。
此外十堰中院通過打造全省首個“破產智能化辦案輔助平臺”,為破產審判質效護航;探索信用修復,助力破產企業重獲新生,目前已完成4家重整、和解企業在司法、征信方面的信用修復工作;出臺規范檔案管理規范,解決破產企業后顧之憂;加強監督考核,推動破產管理人依法履職等一系列措施,有效的保證了破產審判成為十堰法院的拳頭品牌。
會上,還宣讀了《十堰市破產重整、和解企業信用修復辦法》,各成員單位分別就各自職能介紹了當前工作進展及下一步打算。市中院、市人行分別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下一步,全市法院將依托府院聯動機制,完善破產重整企業信用修復工作措施,大力推進“執轉破”工作,加強破產審判信息化建設,持續清理長期未結案件,促進“辦理破產”指標提升,推進全市破產審判向縱深發展,為全市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記者 吳楠 通訊員 張劍)